2024年12月3日,迎来了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聚焦于“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为深切响应河北省“银龄行动”的号召,老年教育部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银龄志愿”活动,旨在动员有条件、有热忱的老年群体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贡献社会、温暖人心。
在张晓静老师的带领下,鹿鸣吟诵社的“银龄志愿者”们走进了广安街道棉三居委会,与长安区志愿者及河北博物院志愿者一道,为社区的智力残疾人士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扎染艺术体验。
扎染,这一源自黄河流域的古老技艺,经由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变得鲜活而富有魅力。从纱、线、绳的巧妙运用,到扎、缝、缚、缀、夹的多样组合,志愿者们引领着每一位参与者,一步步沉浸在这项古老而美丽的工艺之中。尽管智力残疾人士在技能学习与知识接受上可能面临更多挑战,但在志愿者们的耐心陪伴与悉心指导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从疑惑到自豪的丰富情感变化,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与温馨感动。
活动尾声,鹿鸣吟诵社以一首《诗经·天保》为所有人送上了诚挚的祝福。“吟诵何琅琅,声如出金石”,随着悠扬的歌声响起,原本热闹的氛围渐渐变得宁静而庄重。人们或侧耳倾听,或轻轻打拍,或低声哼唱,共同沉浸在这份来自心灵的洗礼之中。
此次老年教育部组织的“银龄志愿”扶残助残活动,不仅彰显了老年人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也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河北省“银龄行动”精神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