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养老:深入组织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
“银龄行动”是国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老年人才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时代的“银龄行动”不仅是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更是对老年群体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尊重。
该行动广泛动员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老年知识分子,通过“传、帮、带、教”等形式,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智力援助。每年,一定数量的“银龄行动”志愿者会被遴选出来,赴省内或省际欠发达地区开展为期不少于两个月的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在教育领域,开展银龄讲学计划,重点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招募优秀退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
此外,“银龄行动”还创新性地实施了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鼓励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纠纷调解等活动,不仅增强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到2025年年底前,60%以上的城乡社区将拥有“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到2028年,这一行动将在全省城乡社区普遍有效开展,形成老年志愿服务的新风尚。
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精准识别,有效帮扶
为了更加精准地识别低收入人口,确保救助帮扶政策能够覆盖到最需要的人群,国家制定了详细的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这一办法涵盖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为不同群体设定了明确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例如,对于支出型困难人口的认定,不仅要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边缘人口认定标准但低于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要求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家庭刚性支出达到或者超过同期家庭总收入的80%。这种精细化的认定方式,确保了救助帮扶政策的精准实施,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错配。
同时,认定过程还注重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严格的审核确认程序和时间限制,确保低收入人口的认定工作能够公正、高效地进行。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国家还提供了包括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以及就业救助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守护未来,关爱成长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质量,强化儿童权益保障。
民政部门为儿童福利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优化岗位设置,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政府委托、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不仅加大了对儿童福利机构的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力度,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补贴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事业。此外,教育部门还加强了儿童教育政策的落实,确保符合条件的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安、卫生等部门也各司其职,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国家还积极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工作。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还注重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帮助儿童克服心理障碍,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结语:携手共筑老龄友好社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入组织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以及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等措施,我们不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和生活保障,还能够为儿童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前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老年人的价值和尊严,关爱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创新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撑。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一个老龄友好、儿童幸福的美好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发挥余热;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和谐美满、幸福美满。这不仅是我们的共同愿景,更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